賴佩霞律師
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法律文章
    • 繼承
    • 遺囑
    • 繳稅相關
    • 婚姻
    • 親權
    • 生活
  • 聯絡律師
加Line好友,預約諮詢預約諮詢
賴佩霞律師
星期二, 04 12 月 2018 / Published in 繳稅相關

素人v 柯P的房貸-你該知道的贈與稅認定標準

分享此文:

瀏覽人次: 1,201

財政部中區國稅局日前查知一件逃漏贈與稅的案件,表示兒子於民國104年1月在台中買了一間房子,買價約新台幣(下同)3800萬元,從不動產買賣契約中得知,自備款約1800萬元,2000萬元來自銀行貸款。但一年後的在105年1月,父親替兒子還清2000萬元房貸的行為,被國稅局「視同贈與」,而追繳了178萬元贈與稅(計算方式:(2000-220【每年免稅贈與額度】)×10%=178。新聞連結)。

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,先前柯P父母因拿出1000萬幫柯P買房,而遭檢舉。最後北區國稅局認定是借貸,因此柯P父母需補繳的不是贈與稅,而是「利息收入稅金」。(新聞連結)

ㄟ,怎麼中區國稅局和北區國稅局的認定結果完全不同?到底什麼行為會被認定是贈與行為?何時應該繳贈與稅呢?

 

民法上有關贈與的規定

民法上規定的贈與,指的是將自己財產無償給予對方,而對方也欣然接受的行為(民法第406條規定參照)。

而不管是中區國稅局的父親,或是柯P父母,幫兒子清償房貸,基本上就是把自己的積蓄,直接存到兒子名下的房貸帳戶中。雖然兒子們從頭到尾都沒有摸到這些存款,但兒子負債減少的情形,也是一種財產上利益。也因此,中區國稅局認定父親幫兒子繳貸款的行為,就是贈與。

 

主張非贈與行為的注意事項

而柯P父母雖然也做了幫柯P還房貸的動作,但因為柯P父母主張,事實上這是柯P向父母的借款,並且也提供了借款利息的匯款紀錄做為佐證,才獲北區國稅局認定是借貸。(絕對、絕對不是因為柯P是台北市長的關係喔)

聰明的讀者或許會問,如果中區國稅局的父親也同樣主張這是兒子向父親的借款,並提供相關的金流紀錄,是否也有機會改繳稅率較低的利息收入所得稅呢?

請大家特別注意,國稅局認定是否為贈與行為,不是只有單憑金流文件,也會考量客觀的事實,例如借款人的還款能力。中區國稅局案件的兒子,因為父親還房貸當時,兒子才研究所剛畢業,還在當兵,僅靠軍中的微薄薪水,而不像柯P有穩定的收入,因此堅稱2000萬元房貸是借款,也未必能使國稅局採信。

 

免稅額220萬元的計算基準

最後提醒大家,有關於贈與免稅額220萬元適用,是以贈與人在同一年度內,將各次贈與他人的財產總額(包括現金、股票等)累計加總,超過部分還是要課徵贈與稅。

舉例來說,老王於107年分別贈與大兒子100萬、二女兒100萬、小兒子150萬元,雖兒女們(受贈人)收到的贈與金額都沒有超過220萬元,但老王(贈與人)今年累積的贈與金額為350萬(計算式:100+100+150=350),已經超過了每年贈與免稅額度220萬元。因此,老王還是會被國稅局追徵贈與稅。

有道是「中華民國萬萬稅」,千萬別自行用錯誤的計算基準,幻想可以逃過國稅局的追繳喔~

發表留言

分享此文:
Tagged under: 220萬, 免稅額, 民法第406條, 贈與稅

What you can read next

夫妻合併申報例外
我的收入,我想保密!-關於夫妻所得合併申報,你該知道的例外情形
使用保單節稅,小心踩到贈與稅的紅線
小心!指定受益人的保險,仍有要支付遺產稅的可能 -不可不知的保險實務操作

搜尋法律文章

最新法律知識文章

  • 裁判離婚

    112憲判4判決後,有責配偶到底可不可以訴請離婚?

    分享此文:終於,昨天關於民法第1052條第2項限制有責任配偶請求裁判離婚案件,大法官做出112...
  • 扶養費

    孩子誰來養?—關於生父v繼父的扶養順序

    分享此文:最近被詢問到一個蠻有意思的問題:夫妻離婚後,孩子跟著前妻生活,當前妻再婚時,有沒有什...
  • 探視約定

    從學測考題看探視爭議

    分享此文:自從通過律師高考後,就覺得所有考試離我超級遙遠(畢竟,已經晉身四開頭的人了)。除了在...
  • 夫妻合併申報例外

    我的收入,我想保密!-關於夫妻所得合併申報,你該知道的例外情形

    分享此文:準備著手要想要離婚的一方,經常會詢問律師一個問題: 「每年申報所得稅時,對方都可以看...
  • 出軌,協議書

    愛家承諾的代價-關於配偶出軌的法律效果,該如何約定呢?

    分享此文:台灣知名女裝品牌總裁與妻子結褵36年,妻子指控,先生婚後有多次出軌紀錄,他於17年前...

文章分類

  • 婚姻
  • 未分類
  • 生活
  • 繳稅相關
  • 繼承
  • 親權
  • 遺囑
TOP